Alma & Gustav Mahler
Lieder
Karen Cargill (女中音)
Simon Lepper (鋼琴)
LINN Records CKD453
[53:00] Hybrid SACD
Alma Maria Schindler(1879-1960) 嫁給作曲家馬勒 (Gustav Mahler, 1860-1911) 前,乃維也納出名的才女,花容月貌,身材姣好,被維也納文化界喻為性感尤物,裙下之臣絡繹不絶,包括著名分離派畫家 Gustav Klimt、曾共賦同居的作曲家森連斯基
(Alexander von Zemlinsky) ; 1902年當Alma答允了馬勒的求婚後,位高權重的馬勒,展露出極度自我及男性大沙文主義 (Male Chauvinism)的一面,要求 Alma放棄當作曲家的夢想,跟隨夫姓,不能再作曲,所學所用只能輔佐馬勒謄寫及整理樂譜,甚至是料理家務,又難怪Alma曾多番抱怨已淪為Housekeeper層次的師奶,亦為日後被建築師Walter Gropius (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的恩師、包浩斯學派鼻祖) 勾引,而多番共赴巫山,埋下必然的伏筆。
1910年,馬勒意外地收到一封由Gropius寫給Alma的情書,内容三級露骨,婚外情嚗光令馬勒大受打擊,姦夫 Gropius甚至大膽走到馬勒的住處求見Alma,直到馬勒出面「講數」,才令Gropius知難而退!
本碟收納的頭5首 Funf Lieder藝術歌曲是Alma嫁作人婦前的青澀之作,直到1910年由馬勒向維也納出版商 Universal Edition要求出版這5首藝術歌曲,目的是馬勒試圖挽回Alma出軌的心,亦鼓勵Alma重新作曲,令Alma創作背後的動力 : 情慾 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 ; 兩夫婦亦接受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的治療,讓馬勒人生渡過平靜美滿的最後一年。
Funf Lieder 的歌詞都是幾位德語詩人的作品,寂靜的小鎮 (Die Stille Stadt) 出自 Richard
Dehmel、在我父親的花園裡 (IN Meines
Vaters Garten) 出自Otto Erich Hartleben、温和的夏夜 (Laue Sommernacht) 出自 Gustav Falke、與你我覺自在 (Bei Dir Ist Es Traut) 出自Rainer Maria Rilke及在花叢間流連(Ich
Wandle Unter Blumen) 出自Heinrich Heine,令我們窥探到Alma嫁作人婦前,確是一個極有才氣的女作曲家,詞曲不經意透露出Alma潛意識的戀父情意結,渴望被愛,曲式前衛創新,有著維也納第二樂派的風格,和聲豐富,色彩綺麗,既有抒情的意境,又把人的七情六慾表現得淋漓盡致,不乏悦耳的靡靡之音,筆者認為馬勒硬生生扼殺了Alma旺盛的創作慾望,生理上的陽痿,又滿足不了Alma,又難怪春心蕩漾的Alma會贈送夫君一頂綠帽 ! 蘇格蘭裔女中音 Karen Cargill咬字清淅,技巧穩健,造句充滿彈性及寬宏感,感情自然流露,真的吃透了Alma這5首藝術歌曲的意涵,正所謂「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
搭子是馬勒的兩首作品 : 吕克特詩歌(Rukert Lieder) 及 年輕旅人之歌(Lieder eine Fahrenden Gesellen) ,都是鋼琴伴奏版。
呂克特詩歌(Rukert Lieder) 寫於1901年,吕克特認為「世界都圍繞着愛轉動,愛是生命,亦是死亡! 」詩詞着重抒情,講究音調,子音與韻腳容易與音樂産生共嗚,呂克特擅長用字句音節的反覆,營造音響上的變化,又難怪馬勒對呂克特的詩差不多照單全收,少有更動 ; <別偷看我的歌>
(Blicke Mir Nicht In Die Lieder) 帶有樸素的民謠曲風,Cargill讓旋律張力十足,效果玄妙 ;
<我嗅到温柔的香氣> (Ich Atmet’
Einen Linden Dufti) 以Linden一字表雙義,既描寫飄逸的香氣,情意的蕴涵,整首歌都是pp,Cargill唱得美極了; <如果你是美> (Liebst Du Um Schonheit) 是馬勒婚後第一首送給老婆Alma的情歌,歌詞帶著疑慮及不安,畢竟Alma比馬勒年輕20年,Cargill吐屬高貴的嗓音帶出了這份不安的心情 ; <夜半> (Um
Mitternacht)反映對生命無常的覺悟,徘徊生死邊緣,掙札求存後,心有戚戚然,是馬勒大病後的大徹大悟,Cargill投入的情緒真摯感人,高亢引吭處令人頓悟,充滿戲劇性 ; <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帶有東方式隱逸的意味,全曲大部份是五聲音階,喻意告別麈世,捨棄悲怨,伴奏鋼琴家Lepper以喁喁的琴音,亠串串和弦帶出了綿綿無盡期的意境,加上 Cargill浩然飄逸的歌聲,令人想起陶淵明「不如歸去」之嘆!!
年輕旅人之歌(Lieder eine Fahrenden Gesellen) 由馬勒親自操刀填詞,共寫了42首,早期14首是鋼琴伴奏聲樂,本是題獻給心儀的初戀對象
Johanna Richter,第一首<當我愛人結婚時> (Wenn Mein Schatz Hochzeit Macht)喻意失戀的孤寂,以大自然的力量撫慰情傷,Cargill帶出了鳥語花香,擺簜於現實及夢景的悲喜交集。第二首 <我今晨走過田野> (Ging Heut Morgen Ubers Feld)是旅人浪子喜不自勝的一刻,充滿陽光的田園味,Cargill的聲音穿透力強,琴音麗句不絕,筆者認為她不灌錄管絃樂版簡直是一種浪費。第三首 <火紅的刀>是全面向痛苦宣戰,Cargill以ff強音喊着「Oh Weh! 」,尖鋭的和弦,陷於絕望及夢景中,曲調荒誕不堪。第四首 <我愛人的籃眼睛> (Die
Zwei Blauen Augen Von Meinem Schatz) 浪漫而柔美,帶着心灰意冷走向死亡,陰霾籠罩着全曲,Cargill時而抒情悦耳,時而憂傷黯然,她成功捕捉了這種神髓。
最後一首是第2交響曲<復活>内<原光> (Urlicht) 那段獨唱,表達上帝的關愛及對死亡的憧憬,可惜 Cargill的演唱有到喉唔到肺之感,與EMI那 Otto Klemperer名盤内的女伯爵Elisabeth Schwarzkopf差得遠了,看來Cargill要加把勁了!
此SACD清淅開揚,咪高峯離遠拾音,平衡度較側重人聲,琴腔的共鳴感略為輕軟,錄音電平較低,中高頻能量過盛(特別是1kHz – 3kHz)的組合容易有Clipping失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