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Transart TR175




莫札特第15 B大調及20D小調鋼琴協奏曲
布拉格室樂團
保羅‧巴杜拉‧史寇達 (指揮及鋼琴)
Transart TR175 [53:15]

保羅‧巴杜拉‧史寇達 (Paul Badura-Skoda) 被譽為維也納鋼琴樂派三劍俠之一,與Federich GuldaJorg Demus鼎足三立,行走樂壇超過50載,是一位舉止優雅,充滿活力及幽默感的長青樹,今年亠月剛造訪台灣舉行獨奏會,又馬不停蹄飛往大陸及日本為莘莘學子舉行大師班,實在忙個不亦樂乎。

史寇達今次玩莫札特的第15(K450) 及第20(K466) 鋼琴協奏曲,恰巧是筆者最喜歡的莫札特鋼琴作品。史氏亦認為K450是衆多鋼琴作品中,技巧要求最高的一首,足以令演奏者滴汗,並非以炫技為目的,而是確立與樂團對話角色之需要,但不能否認的是第一樂章内獨奏樂段及華采段,有不少令人讚嘆的神來之筆,第2樂章行板則是莫札特寫過最感人的旋律,猶如一組藝術歌曲般的變奏曲,第3變奏樂段隱約聽到簫邦的和聲組合。

筆者認為云云錄音版本中以BarenboimBernstein盡得莫札特活潑而優雅的神韻, Brendel次之,今次聽Skoda的版本,卻發覺史氏是最俏皮活潑的版本,充滿天真彌漫的童真,神髓自然而優雅,觸鍵晶瑩,但未至乾淨俐索,採用的即興速度較快 (特別是第二樂章),卻偶有可聞錯音,似有力不從心之嫌,畢竟史氏80多歲,而且是現場錄音一take過,那將就一下亦無妨。值得一提的是伴奏的布拉格室内樂團 (Prague Chamber Orchestra)矯若捷龍,對答反應迅速,自發性強,確是陪史氏即興發「癲」的良伴,難怪史氏連指揮亦不假手於人啦。

史氏彈奏第20(K466) 鋼琴協奏曲,能夠聽得出其師傅Arthur Schnabel的影响,各聲部、和聲及左右手的運用需要保持平衡,更令我聯想起首次聽到Clifford Curzon (Decca) 的興奮,情感自然且深刻,結構清淅嚴謹,卻又未臻達Curzon/Britten版本般,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化境。但肯定的是比起Gulda/Abbado般更内歛,戲劇性一流,造句渾然天成,而不卑不亢,少點鋒芒畢露的機鋒處處,多點童心未泯的無忌欲言,吃透兼玩透整首作品,証明史氏重未玩夠本。


開首第一樂章,史氏没有刻意強調那充滿陰暗色彩,調子較灰暗的陰暗,反而帶點輕描淡寫,充滿不羈的輕蔑,小號和定音鼓恰如其份,但效果依然震撼。第二樂章則不失張力,卻不會誇張失控,管絃樂的咆哮興史氏低調的鋼琴形成強烈對比結尾樂章的裝飾奏宛如邁向光明,如打破一切陰影及宿命,令人驚嘆莫札特的天材,更令人拜服史氏這位老頑童的韌力與隨性,如老子般「柔弱必勝剛強」/「大音若希,大象無形」這個道理。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Warner Classics Nonesuch 7559-79872-6






向皮亞蘇拉致敬
皮亞蘇拉錄音全集
Gidon Kremer Kremerata Baltica
Warner Classics Nonesuch 7559-79872-6  8CDs

這套專辑,對於Astor Piazzolla(1921-1992)的樂迷,抑或是Gidon Kremer的粉絲,都是閣下碟庫内不或缺的收藏。

著名拉脱維亞籍小提琴家Gidon Kremer,師承David Oistrakh,風格「搞野」,曾夫子自道Astor Piazzola是少數現代作曲家,能真正打能他,既優作曲,又能演奏的音樂家,除了Leonard Bernstein,亦只有Piazzolla; Gidon Kremer承認他首次迷上Piazzolla的音樂是30多年前,觀看西德電台(WDR) Manfred Grater一套關於介紹Piazzolla音樂的錄像帶,一聽上癮,迷上Tango探戈這類型音樂,Gidon Kremer亦承認早於俄國學習小提琴的15年歷程裏,1977年便首次接觸探弋 :  Alfred Schnittke第一大協奏曲,而且俄國民歌裏都有不少是探戈的調子。

Gidon Kremer認為Piazzolla並不等如探戈,而是代表了更大的範疇,以最簡單的方式,高度藝術化的手法,表達出最多樣化的情緒,絕不留力,忠實地表達他最複雜的思緒。Piazzolla成功地揉合了20世紀初Carlos Gardel時代的探戈歌曲,結合古典音樂作曲的元素(巴赫賦格曲式)及嶄新的手法(史特汶斯基的句法、巴托的和聲、猶太佬Klezmer3-3-2韻律感),打造成純音樂Nuevo Tango,實現Piazzolla了早年留學巴黎音樂學院的宏願,應允了一代教母Nadia Boulanger所説: 「以Tango傳統為根的重新創作」,延續Tango生命力,亦讓PiazzollaNuevo Tango成為少數能真正成功打動聽衆的現代音樂。

PiazzollaNuevo Tango没有艱澀的技巧要求,更沒有現代作品的通病,成為「由作曲家給作曲家們而譜寫的作品」,成為學院派的孤芳自賞,最後淪為櫃桶底或圖書館內塵封的垃圾,因為Piazzolla的音樂帶點簡約性,悲情處處,甚至有點粗俗(Vulgar)!!!!

筆者認為傳統古典音樂及歌劇,受制於奏鳴曲式的章法或幾幕的故事,需要悠長而變化不斷的旋律,鋪陳出作曲家心目中所想表達的情感,但Nuevo Tango卻將同樣效果的情緒起伏,以短短3-5分鐘,濃縮這種生離死別,愛到要生要死的思緒,無需大陣象的樂團,亦無需頻密的排練,而是隨意即興地起奏及唱吟,以最真摯及直接的手法,表達出人類最複雜的七情六慾,喜怒衰樂,起承轉合,頃指之間,音樂已遠勝千言萬語。

Gidon Kremer以精湛多變的小提琴,加上一班長期合作的室樂伙伴Kremerata BalticaAstor Quartet (甚至有VPO倍低音提琴手Alois Posch助陣),加上幾位歌伶(包括Caetano Veloso) 演唱及旁白一系列Piazzolla的名作及被人遺忘的冷門作品,如 Milogna en reOblivionSoledadLibertangoLa Calle 92Michelangelo 70Tango EtudesEight SeasonsChiquilin de BachhinMuerte del Angel….. 還有探戈歌劇 (Tango Opera) 之作 Maria de Buenos Aires 幾乎匯聚Gidon Kremer過去18年的錄音精華,最難得是補上一張全新兼從末發行的現場錄音 : Live at the CBC’s Glenn Gould Studio,令人可以一窺Gidon Kremer即興玩樂的實力。Kremerata Baltica一如以往,技藝嫻熟,默契上乘,即興變奏多,令筆者驚喜不絕,靈魂人物Gidon Kremer以解剖刀般的手法演奏Piazzolla,令更多樂迷透視Nuevo Tango多面性及Piazzolla的人格分裂。

全集內8CD均是美版壓碟,靚聲透明,音質厚暖,但稜角分明,時而柔情綽態,瞬間可以鏗鏘到肉,某幾隻更是試音的天碟級數 (例如 El TangoTango BalletEight Seasons) ,動態瞬變淩厲,分析力稍差的系統都會出洋相。


不信? 聽聽吧

DGG 4792388





Bryce Dessner : St Carolyn by the Sea / Lachrimae / Raphael
Jonny Greenwood : Suite from “There will be blood”
哥本哈根愛樂者樂團 / Andre de Ridder
DGG 4792388  DDD [65:08]

St Carolyn by the SeaBryce Dessner的新作,Bryce Dessner是美國indie樂隊The Nationals的主音結他手,就讀耶魯時曾接受古典音樂的訓練, DessnerNMERolling Stone雜誌的訪問中,透露三首新作的靈感,St Carolyn by the SeaSteve Reich、易經及著名小説家 Jack Kerouac 大作Big Sur的影響,Lachrimae則受作曲家John DowlandBenjamin Britten的薰陶,甚至帶點Bartok Divertimento的風格 ; Raphael則是Dessner最早的舊作,是一首於實驗性的Minimalist作品。 同碟的搭子是Jonny Greenwood,他是英倫殿堂級樂隊Radiohead的作曲家、結他手兼鍵盤手,深受Penederecki的影響,近年更為不少電影譜曲,例如There will be bloodThe Master及挪威的森林。



St Carolyn by the Sea揉合了電結他的大型管弦樂作品,由Dessner親自上陣彈奏,結他聲伴隨弦樂除除而起,第一violincello分別切入,支電結他沉吟低訴着,掃chord「勾、撥、按」等動作雖非瀝瀝在目,但可以測試到重播系統,能否精確出現那種由弱音(pppp) 到強音(ffff) 的精妙變化,系統的動態及弱音分析力越好,對比反差就越大,否則悶到抽筋 ; 今期器材試音使用此碟,證明好碬人播,喇叭擺位差,定位與樂器分隔度都聽得出 (定位鼓有走前嗎? 弦樂會「標」嗎?),大爆棚畫面可以共融和諧 (電結他無失蹤呵!!!),否則炒埋一碟好肉酸。LachrimaeRaphael亦是照妖鏡,低頻弱雞的系統會令你無癮,反之會不停播。  There will be blood組曲裏的Proven Lands(T8) ,弦樂手出盡力以弓敲打琴馬,以手拍打琴身,能試到你系統的瞬變反應會否慢半拍!!!!



錄音通透開揚,三頻平衡度好,電結他會咬人,但有肉地,定位sharp,堂音感温暖,DXD(Digital eXtreme Definition) 352.8kHz / 32bit錄製,多咪多軌 (5DPA4006TL靚咪) DAD AX24Pyramix DAW混音 (現今最先進High-End Pyramix Horus系統),鑑聽喇叭是B&W 802 Diamond。重有LP出,DGG好發燒!!!




Opera Seconda 喇叭 乾爽自然 人聲絃樂逼真

Opera Seconda 喇叭
乾爽自然  人聲絃樂逼真



Opera是原産於意大利,以人手及半自動機械生產的喇叭品牌,Seconda是入門級Linea Classica系列中排「老二」的中價位入門座地喇叭,所以故名思義以意大利文「Seconda: 第二」命名,Opera共有3個系列,頂級的Lirica旗艦糸列及中價糸列 Linea Callas,講句老實話,當Seconda映入筆者眼簾前時,筆者以為Seconda是高級的意大利皮革傢俱,賣價估計最少要8萬元,但當看到主編森哥寫低的賣價,筆者簡直是震驚,試問現今有哪一對靚聲高質素歐洲座地喇叭無需10幾至20? 現今不足3萬元的賣價,市面上一般頂多可以買到一隻英式書架喇叭仔,但筆者見到Seconda大半以意大利真皮皮革包裹前後MDF障板及頂板,左右邊以真皮實木作側板,而且異常重(100),筆者心想Opera是否計錯數、報錯價?

Opera Seconda的箱體採用流線型設計,外型摩登流暢,皮革包裹着前後MDF障板,上半部特別厚,頂部的障板像加厚了成曲線形,左右兩邊側板則以真皮實木構建,板身以抛光處理成亮晶晶的,外型靚仔,手感摸落似一件高級的意大利名牌傢俱(亦令筆者想起Sonus FaberChario相似的箱體皮革裝飾),除了外觀上取悦用家,流線型的面板亦有助減低箱體的諧震及面板繞射。座地的Seconda以釘腳落地,後方以2塊長型的鐵條支撑着,再以2個有螺絲帽的釘腳套裝在上面,前方的2隻釘腳則直接裝在喇叭的底部,手工精美。 裝妥之後,Opera Seconda整個向後微微傾斜,令三頻的時間相位性達到一致,類似ThielSonus Faber般的設計,是一個巧妙而聰慧的設計。

氣墊密封式設計



Seconda是一對二路半,氣墊密封式設計,三枚高音及中低音單元,中低音單元各自有2個箱隔空間,高音採用了挪威大廠SEAS1吋軟膜半球高音單元,特大的磁鐵驅動,振膜邊緣經過強化處理,可抑制單元運動時所産生的背波干擾,由於軟半球纖維膜 (Soft Fabric Dome)的高音單元,阻尼特性較好,較自然的高頻衰減曲線,Soft Fabric Dome的另一好處是它在重播頻段內,隨時都處於盆分裂失真的狀態,每當振膜產生一個正相位失真,同步便會有另一個反相位失真,兩者剛好互相抵銷,將這些失真總和加起來,反而最能接近相位一致的理想目標。所以昂貴如Wilson Audio最新的AlexiaSasha 2喇叭,近年亦採用了絲膜軟半球(Soft Silk Dome)高音單元,因為高頻伸延更自然平順,與中低音單元更易衍接,減低相位失真,加強連貫性。



兩隻中低音單元是7吋的SEAS鋁質振膜單元,振膜以薄薄的一層橡膠覆蓋,反應速度極快,ABS質的相位錐能真正減低單元運動過程中的失真,整個低音單元的磁鐵(180mm),採用了雙銅環與T型鈾心的設計,磁力恆久而強力,能有效減低低頻過載失真,令低頻不會boommy

由於Seconda採用了氣墊密封式設計 (Air Suspension & Sealed Box Design),此類型喇叭的優點是具有最綫性及平順的低頻響應特性,沒有低音反射管道產生的低頻峯值(Peak) 及無可避免的瞬變群體延遲 (Transient Group Delay ),理論上氣墊密閉式喇叭比起有窿的低音反射式(Bass Refelx)喇叭,能重播出反應更快,波形更準確,更忠於錄音本身的低頻。而且香港地方淺窄,聆聽空間細小,理論上氣墊式設計的Seconda更有利擺位,用家可以貼牆擺放,靠近後牆及側牆擺放,可以營造一種近乎錄音室般,無限障板的伸延感 (Infinite Extension of Baffle),令低頻既紮實,又不會缺乏應有的量感。



氣墊式設計比起低音反射式設計 (Bass Reflex Design) ,另一個好處是先天没有過量的低音,能更易重播出更乾淨、迅速而準確的低音,減低混濁轟嗚的低音。Seconda的中低音鋁質單元振膜,質輕而堅硬,收放速度快而不留尾巴,但低音結實,但容易偏薄,所以配搭上,Seconda不宜配搭低音量感少,而力水有限的單端三極直熱功放前後級,由於Opera是意大利膽機名牌 Unison Research的姊妹公司,前者以Unison Research的膽機作參考功放,後者則以Opera作設計時的參考喇叭,所以Opera Seconda確是適合配搭膽機作驅動功放,天仙之配也!

Seconda的靈敏度89dB4歐姆設計,分頻點是2,200Hz週,12dB Second Order設計的分音器,頻率响應是32Hz 20kHz,廠方建議功率是10W-150W,對於初入門的音響及音樂發燒友,確是較「着數」 !!! 一般40W-80W的細瓦數膽機已經輕易驅動Seconda,當然用上100瓦的Class A晶體管功放亦無不可,但Seconda確是適合膽機,所以今次實試亦用上來自同一祖家的 Graaf GM-50BII 膽合併功放。 Seconda4個喇叭接線柱,可作Bi-Wire/Bi-Amp接駁,喇叭接線柱手工品質一流。



實試器材清單
Accustic Arts Drive II CD轉盤
Accustic Arts Tube DAC II解碼器
GRAAF GM50BII膽合併機
Analysis Plus Crystal (AES-EBU) 數碼線 (CD轉盤→解碼器)
Atlas Ascent訊號線 (解碼器→膽合併機)
Burmester電源線 (CD+解碼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電源線 (膽合併機)
Audio Note LX168喇叭線 (膽合併機→喇叭)

生猛活潑  節拍感強

今次實試有兩個「不足」之處,Opera Seconda被放在一個480呎的大房,而非100-200呎的細房,無法引證Opera Seconda是否容易擺位 ; 另外以本刊的參考訊源Accustic Arts參考CD組合作訊源,似有殺雞用牛刀之嫌,因為剛好本刊缺乏相近價位的入門級CD機可匹配本喇叭,此overkill的配搭令到此試音報告,未能貼近用家的現實需要,殊為遺憾。Seconda喇叭以20度向内拗入,左右相距約八呎半,既增加中低頻的量感,又加強音像的聚焦感。

失以 Bryce Dessner St Carolyn by the Sea開聲,這首以電結他伴奏的大型管弦樂作品,風格獨特,由Seconda重播出來的電結他聲凝聚而有彈力,肉地夠,結他弦線振動的餘震強烈,速度快,没有半點拖泥帶水,絃樂的齊奏綿密有力,大提琴主奏的切入凝聚,量感不俗,低頻乾淨而不混濁,下潜力強 ; 敲擊組的三角鈴、鋼片琴、銅鈸各就其位,金属味不俗,没有挫圓或暗啞,質感自然,但中高頻段明顯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順暢感,連貫感良好,音場縱深感特別強烈,定音鼓及低音鼓均不會走前,量感恰到好處,當然聽慣反射式設計的朋友,可能覺得量感未夠過癮,後排樂器與前排樂器分明,但又和諧地融合在一起,音響畫面既遼闊,又自然和諧,整個感覺予人舒服明快,節奏感強烈,令筆者差不多將本碟由頭聽到落尾,殊為罕有。

改播王宇佳與Leonidas Kavakos合作的Brahms小提琴奏嗚曲,小提琴嬌美濃郁,既有線條感,又有悠柔和諧的歌唱性,宇佳的琴音如玉珠般晶瑩通透,兩件樂器都有濃洌的木頭味,琴腔喚發的共嗚感,如美妙的芝士肉醬意粉般,濃洌而稠密,卻又不會有腻煩的滯口感,一切以自然和諧出發。 兩件樂器結像感良好,不會化大,鋼琴件頭感合理,與小提琴的結像對比,比例適中,堂音強烈,Opera Seconda可以正確重現錄音場地的反射特性,而且夠從容寬鬆,算是此價位喇叭中的異數!!!

再以貝多芬三重奏的名盤XRCD24試播,Opera Seconda將錄音場地,1969年柏林耶穌基督大教堂的宏偉堂音重現,3D感寬敞而開揚,當然規模上不能與本刊參考喇叭Wilson Sasha一較高下,但以此價位計,己經是超額完成了!!!! Sasha令筆者有看100 LCD背投的效果,那Opera Seconda起碼有50吋之感!! OistrakhRostropovich烘托出來的弦樂非常靚聲,美不勝收不在話下,木頭味重,而且微弱的弦音有近乎真實的質感及樂器真聲般的正確性,帷獨是Richter的鋼琴略欠了一點權威性,怕且與Opera Seconda本身是氣墊式設計有關,而且當日實試時擺位離後牆蠻遠的,若非有一堆器材托架及線材阻鬼住,筆者晨早就貼牆擺放Opera Seconda,一嘗infinite extension of baffle的魔力,除了加強中低頻的量感及低頻的權威性,最令人神往的優點是加大音量播唱,亦不會有「惡、叫、粗」的不良感覺!!!!

人聲優美暖笠笠

話明是Opera,旗艦系列有TebladiGrand Callas等型號,一定是以人聲行先,而且廠方亦聲明他們實試均以古典歌劇及流行爵士人聲為多,所以中頻是Opera喇叭最煞食的地方,先以 Best Audiophile Voice一碟開聲,Stacey Kent呵氣如蘭,吐故納新之氣息融和,令人有房內演唱的錯覺,嗓音開揚優美,厚薄適中,暖笠笠的,稜明分明得來圓渾,聽落就似嚼一碗毫無顆粒感的杏仁糊 ; 音樂性良好,節奏感強烈,伴奏的大牛筋爽口彈牙,不會轟轟作響,結他有肉地,彈撥迅雷不及耳,令人可以長時間耹聽而不倦。

再聽Urban Theraphy,人聲口型細,以低電平音量播放,依然非常清淅,大聲唱亦不會有散亂及喧叫的不良感覺,播放有「滅絶師太」之稱,黄小琥的「重來」,令人非常感動,結像雖不是發燒友喜歡的那種upfront,但磁性誘人的歌聲,令人有不想停播的遐想,感染力驚人,原來歌唱得好真是不分年紀,只在乎有無heart!!!

再唱歐版Dire StraitsPrivate Investigation精選,Sultan of Swings的結他聲動態一流,強弱分明,快上快落的快感令人大跌眼鏡,中低頻乾淨無贅肉,但衡擊力稍欠低音反射式喇叭那種膨脤的不正常量感,但不能否認的是,Mark Knopfler把聲變得更活潑青春,Private InestigationMoney for Nothing均有一股「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滄桑味,結像感雖非最壯實,但更凝聚和諧。

温馨提示
Opera Seconda走的是明快開揚的聲底、不轟嗚、不誇張,但高中低三頻尚算平衡,但聽慣低音反射式的讀者未必喜歡 Seconda,或習慣這種乾淨不混濁的Sealed-box低音,其實這種重質不重量的低頻才是最準確正路的,建議用家可以選用低音量感較多的喇叭線調校平衡度、或將喇叭儘量貼牆擺放,又或者是以大功率的高電流晶體管功放驅策之 (至少100W),不然就擺在一間100-150呎的聆聽空間最適合,超過200呎的房間最好選用更高級,單元數目更多及口徑更大的 Opera Quinta或旗艦型號 Grand Cal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