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0日 星期四

論音色平衡度之謎及樂器頻譜秘探

發燒經

論音色平衡度之謎及樂器頻譜秘探

資深發燒友三句不離口,都強調音色平衡度的重要性,但三頻的正確的比例應該如何究竟是否應該有一個科學化的分析及理據呢?

人耳的可聞頻段(Audible Frequency) 20Hz (Hertz : ) 20,000Hz 超低及超高兩端較弱,一般對中高頻段 (High Mids)非常敏感、介乎 2,000 Hz – 5,000 Hz,當重播稍微感到刺耳的話,發燒友都會認為音質乾澀刺耳,緊張而不耐聽,缺乏應有的寬鬆感,這些不良困擾的音效一般被統稱為「起Peak!!!

試問閣下去現場聽古典及爵士實況音樂演奏會時,你會感到刺耳難耐嗎 (除非你去紅館聽PA喇叭,那另當別論了) ? 

為什麼因為自然樂器原音所產生的泛音 (Overtone) 乃向上自然順暢伸延的,充滿著難以言喻,令人舒暢的和諧感 (Sense of Harmony),又豈會產生不自然兼拮耳的峰値 (Peak) ?



基音、諧波、泛音

據國外一個 independent recording 網站透露,咱們平日所聽到的原音樂器 (Acoustic instrument) 的基音 (Fundamental Tone) ,均大多集中介乎超低音 (Sub-Bass 20Hz – 60Hz) 、中低頻 (60Hz – 250Hz) 及中頻 (260Hz – 2,000Hz),除了長笛 (Flute) 、短笛 (Piccolo) 、豎琴 (Harp) 、管風琴 (Organ) 鋼琴 (Piano) 等樂器之外,大部份樂器的基音均不會超越 4,000 Hz,超過4,000Hz的均是由這些基音衍生的第一次或第二次的泛音,基音是該樂器最低的音,泛音只會以二倍、三倍、四倍等倍數向上遞升 (例如撥動豎琴上的一條弦,若最低的振動頻率是每秒28 (28Hz) ,則其倍數振動頻率是 56Hz84Hz112Hz …….. 如此類推。

基音乃第一諧波 (Harmonics),第二諧波等於第一泛音,如此類推往上伸延,而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合成就是樂器本身的音色 (Timbre) ,亦解釋到為何我們可以清楚分辨兩種不同樂器的音色,就算它們的基音都是相近的,例如雙簧管(Oboe)和長笛 (Flute),都介乎230Hz – 250Hz



樂器的頻譜分佈

根據頻譜分析及測量的結果,管風琴的基音頻率範圍是眾多樂器中最寬闊的(20Hz – 8,000Hz),標準88鍵的鋼琴次之(25Hz – 16,500 Hz),結他 (80Hz – 1,250Hz, 泛音直上 5,200Hz), 小提琴 (200Hz – 1,250Hz,泛音直上 16,000Hz), 中提琴 (125Hz – 1,000Hz,泛音直上 6,300Hz), 大提琴 (65Hz – 350Hz, 泛音直上 7,000Hz)

木管部樂器中 : 短笛的基音頻率是 600Hz – 4,000Hz (泛音直上15kHz) ; 長笛 (Flute) 250Hz – 2,300Hz (泛音直上12kHz) ; 雙簧管(Oboe) 230Hz- 1,500Hz (泛音直上12kHz) ; 單簧管(Clarinet) 125Hz – 2,200Hz (泛音直上 12kHz) ; 高音色士風 (Tenor Saxophone) 110Hz – 700Hz (泛音直上8.3kHz) ; 巴松管(Basson) 58Hz – 630Hz (泛音直上9.2kHz)

銅管樂器 (Brass)中,小號的基音頻率是160Hz – 1250Hz (泛音直上 9600Hz) ; 高音伸縮長號是85Hz – 550Hz (泛音直上 5200Hz) ; 低音伸縮長號是58Hz – 420Hz (泛音直上5000Hz) ; 法國圓號是65Hz – 800Hz (泛音直上5000Hz) ; 大號 (Tuba) 48Hz – 385Hz (泛音直上 2200Kz)

人聲(Vocal) 裏,男聲的基音頻率是100Hz – 950Hz (泛音直上8000Hz) ,女聲的基音頻率是250Hz – 1050Hz (泛音直上8000Hz) ,可謂不相伯仲。

敲擊 (Percussion )樂器中,腳踩大鼓的基音頻率是50Hz – 500Hz (泛音直上8200Hz) ; 定音鼓是60Hz – 680Hz (泛音直上3000Hz) ; Snare鼓是100Hz – 250Hz (泛音直上11,000Hz),銅鈸是315Hz -900Hz (泛音由直上16,000Hz)

無論閣下是否經過專業訓練,幾乎大部份人都能夠聽得出樂手有否彈錯音,唱歌的是否走音,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來自我們對音樂的感知和聲音的物理性質的交互作用,是謂「音高」(Pitch) ,與樂器的弦或其他聲源的頻率與振動速率有關。

各位讀者從此亦應該明白,為何各位主筆平常測試時,都以人聲、鋼琴及小提琴作測試軟件嗎原因不言自明!

理想的音色平衡度

不論讀者你喜歡的是流行搖滾音樂、爵士樂,抑或是筆者都很喜歡的古典音樂,有否發覺與低頻有關的樂器編制 (例如腳踩大鼓、定音鼓、管風琴、爵士鼓)都被放在後方中央的位置,結他、人聲及絃樂都是位於前方,因為低頻無方向性,亦是一切形式音樂的支撐及基礎,唯有厚實而雄渾的低音被置於後方,才不會掩蓋中高頻樂器的音色!!!

不少發燒友以為理想的的音色平衡度(Tonal Balance),理應是高、中、低三頻的量感都應該如三杯水一樣多,如間尺般平直,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正確而理想的音色平衡度應該是一個如金字塔般的量感分佈,按合理的比例,低頻仿如金字塔的底部,既寬厚紮實,量感應佔三頻中最多(但低頻亦不能過量,以免混濁及掩蓋中高頻的量感),量感太少,會導致中高頻突出而拮耳,不耐聽也,缺乏溫暖的舒服感!!!  反之亦然,由於人耳對2,000Hz – 5,000Hz的頻段最敏感,所以聆聽空間需要做適當的吸音處理,而且亦涉及喇叭本身的擺位及週邊器材的配搭 (後級功放對三頻的控制力更是關鍵),高頻柔順向上伸延,不會刺耳,低頻就不再貧乏瘦寡。

中頻 (250Hz – 2000Hz) 至中高頻 (2000Hz – 6000Hz)量感次之,不瘦削、不臃腫,量感一定要適中 ; 高頻 (6000Hz – 20,000Hz)Tonal Balance金字塔的頂端,由於已經極少有樂器的基音涉及高頻段落,所以此段落通常是涵蓋樂器及人聲的高倍泛音 (或第N次諧波),所以一般來說,往上伸延的泛音理應是頻率愈高,能量愈小,而且成年人的人耳最多只可以聼到 13,000Hz – 15,000Hz (視乎年紀而定,50歲後的成年人只可以勉強聽到10,000Hz60歲後更不用說了!!) ,既然聽不到,那要高頻幹嗎? 但看倌們,我們的大腦透過滿佈全身的感官神經,依然可以感受到高頻的倍數泛音,因為我們的皮膚都是亠幅巨大的接收器!!! 

由於高音單元負責的頻段是最寬闊的,卻要敏銳地重播出微小的極高頻諧波弱音,又要兼顧重播中高頻段 (2kHz – 6kHz) ,所以現今不少喇叭的高頻都可以很清晰,卻最刺耳兼容易引起失真。 Wilson Audio的創辦人及資深喇叭設計師 David Wilson 曾講過,他不認同高音單元需要延伸到50kHz以上 (甚至是20kHz以上,因為人耳根本聼不出),認為那不過是營銷的噱頭(Marketing Gimmick) ,只有狗才聽得到,而應該注重高音單元與中音單元能否配合及衍接,高音單元的最低分頻點能否與中高音的單元配合,看看前述所言,看來David Wilson 並非無的放矢。

Hi-Fi既是物理科學,亦涉及生理學及音響心理學(Psycho-acoustic) , 但篇幅所限,下回再談。




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琉森音樂節 : 歷史演出系列



琉森音樂節 : 歷史演出系列
1) 莫札特 : 20號鋼琴協奏曲
2) 貝多芬 : 5號鋼琴協奏曲帝皇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Otto Klemperer (1)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Dimitri Mitropolous (2)
Clara Haskil (1)
Robert Casadesus (2)
Audite 95.623  現場錄音  [78:36]

HiFi音效角度,這兩份現場live錄音只是不過不失,但從藝術角度及收藏價值衡量之,卻是不可多得,値得一聽的版本。

羅馬尼亞裔鋼琴家哈斯基兒 (Clara Haskil 1895 – 1960)一向被後世稱為「鋼琴聖女」,以彈奏莫札特及舒曼等作品而聲名鵲起,尤其演繹莫札特的手法,被不少音樂學者形容是純綷的藝術 (Pure Art) ,指法及觸鍵渾然天成,結合了凝重及輕盈的感覺,既脆弱又耐聽,融合了戴歐尼索 (Dionysian) 及阿波羅 (Apollonian) 的精神,介乎於泠靜而熱情之間。 Haskil的老師 Alfred Cortot甚至形容 Haskil的技巧雖偶有錯音,技巧亦並非札實,但每粒從她指下流露的音符均是真誠而有機的,猶如天籟,彷如是上帝派她來演奏莫札特。

莫札特第20號鋼琴D小調協奏曲充滿陰暗的色彩,首樂章一開始的和絃和切分節奏, Klemperer提供了一個稍為陰暗神秘的背景伴奏,小號和定音鼓效果依然震撼,木管部悠揚溫暖,流暢透明的絃樂,襯托出Haskil深刻的孤獨感 ; 末段配上由Haskil撰寫的鋼琴華采段 (Cadenza) Haskil沒有刻意放緩速度,觸鍵輕盈有力,情感自然而活生,兩者的默契可謂一唱一和,對話自然而深刻,結構嚴謹而清晰,不缺戲劇性,但絕非如某些版本般 (Gulda / Abbado)咄咄逼人,整體效果超然物外。第二樂章的開首高雅而優美,樂團的弦樂部徐緩地切入,轉調的起承轉合,可謂帶出作品的神髓,既緊張不安,又有一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期盼,思緒的走向被Haskil牽著走,末段的裝飾奏華麗而輝煌,詩意盎然,喻意由灰澀的不安,走向安莊的光明大道,情緒的拿揘恰到好處,彷如雨後吹起的春風,將陰霾一掃而空。末段由d小調轉成D大調,Klemperer棒下的愛樂者樂團加速,讓整個樂章末段的迴旋曲,充滿愉悅的張力,Haskil的琴音可謂不慍不火,絕對是一個不失情韻,又有品味的示範級演奏,比起 Curzon / Britten那張Decca名盤有更多耐人尋味的自白。

法國鋼琴名家卡沙迪舒(Robert Casadesus,1899-1992) 一向以傲人瑰麗的音色而見稱,今次195791日的實況錄音,由 Bernstein的恩師 Mirtopolous帶領維也納愛樂者樂團(VPO),為Casadesus提供一個充滿雄性魅力的演奏,Casadesus以狂風掃落葉的指法,表現出「帝皇」協奏曲內的皇者氣派,氣派萬千,猶如一首歌頌凱旋回歸勝利者的讚歌,節奏緊湊,重音及搶板的運用可謂妙入巔亳,絕無拖泥帶水的冷場,是一個結合了ArrauMichelangeli兩者優點的實況錄音!!!

期待Audite能繼續發掘出更多靈氣迫人,直指人心的演譯,畢竟能到琉森音樂節演出的音樂家,絕非等閒之輩!!!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馬勒 : 少年魔術號角歌曲集 (鋼琴版)




馬勒 : 少年魔術號角歌曲集 (鋼琴版)
Thomas Hampson (男低音)
Geoffrey Parsons (鋼琴)
Warner Classics 903174726-2  [73:06]

這張於2006年的再版CD,近月咸魚翻生,個別精品影音CD鋪更多次入貨,悉數被一班連馬勒也不懂是誰的音響發燒友,搶購一空,原因?

多得最近由寶島友刊「音響論壇」出版的「音響調聲學」新書,內章提及的「劉漢盛嚴選100張棒喝CD」中的其中一款測試碟,指名道姓地提及,當今鼎鼎大名的Hi-End喇叭製造商 Wilson Audio,老闆 David Wilson亦拿此款CD作示範錄音,是為人聲的終極測試碟,而Wilson Audio喇叭是不少本地發燒友的心頭好,難怪大賣 !!! 劉總編認為此錄音內的男聲真實生動,可謂有血有肉!!! 筆者最近前往資深兼頭號發燒友鄺大俠家訪,試播此碟,從Wilson Alexia重播岀來的聲音,果然是「瀝瀝在目,形神俱備」!!!

筆者於好奇心的驅使下,買下這張早已被人遺忘的再版碟,一來為了試音,二來是想知道1991年灌錄時的知名男低音Thomas Hampson,當年之狀態如何!!! 因為數年前由他幫DGG灌錄的室樂版錄音,演出實在令人失望,Thomas Hampson似乎唱不岀「少年魔術號角」裏的那種矛盾失序的感覺,感情投入有種難以言喻的窒礙感 (想必與咬字及伴奏有關),缺乏了「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味道,更何談營造岀「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語還休」的意境。

這錄音是真正由馬勒原創的鋼琴版本 (18921901),由馬勒根據德國詩歌民謠而創作的作品,Geoffrey Parsons伴奏的鋼琴亦是馬勒曾經使用過的Conrad Graf (1837年製造) ,是歷史上首次灌錄的原裝正貨版本,因為市面中其它的商業錄音 (包括 Barenboim / Fischer-Dieskau Bernstein / Walter Berry),均採用馬勒死後被人刪改的改良版本,錄音小冊子亦標明此1991-93年的數碼錄音,灌錄於一間裝滿RPG擴散板 (diffusor)的柏林Teldex Studio,難怪音效獨特出眾。

廿年前的Thomas Hampson初出茅廬,演唱方法較為自然,咬字輕柔而清淅,Parsons的伴奏悠然自得,琴音縷縷,不絕於耳,沒有造作的敲琴,終極效果撫慰人心,合作默契達至水乳交融的地步,這個強調「本真復古」的錄音版本,可謂感人肺腑,聽著Urlicht(原光) 絕對可以令人淚灑,Des Antonius von Padua Fischpredigt活潑青春,Thomas Hampson果然不是那種「薑越老越辣」的男低音,畢竟每個人都曾經年輕過,正所謂「年少總有輕狂時」,筆者覺得這個版本更能反映馬勒的哲學觀念,「似堅定而敏感,似脆弱而柔韌」的矛盾失序之美,Thomas Hampson的嗓音,活像向世界不斷呼喊著「生而何為,死為何往」這個人生命題。

全碟錄音平衡自然,古董鋼琴沒有Steinway般,擁有豐厚彈性的低音,但至少人聲及鋼琴的質感逼真,崢嶸亮麗的琴聲,詩情畫意的流暢感,令筆者亦禁不住說一聲 : Cest la vie !!!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Raiho D-2 喇叭




Raiho D-2 喇叭
低頻雄渾有力  反應快速活生

一年半前,Hi-Fi音響的「煮酒論英雄」等四位主筆曾實試Raidho C2.1座地喇叭,當然其他3位主筆與筆者己認為此喇叭己非吳下阿蒙,來自丹麥的這對陶瓷塗層振膜單元可謂一鳴驚人,今次臨近2013年尾,Raidho廠來個革命性的技術提升,捨棄沿用的白色陶瓷塗層,來一鋪「豪俾你」的飛躍升級,以一顆成份等如1.5卡拉 (Carat) 的鑽石塗層,以先進的熱力貼壓技術,將鑽石成份的塗料粘貼在每個6.5吋鋁膜中低音單元上,大幅提高單元的剛性及硬度 (Raidho廠方透露,黑灰鋼色鑽石塗層的硬度比起陶瓷塗層大140) ,即令振膜的剛性提高,亦令振膜的第一基本諧震 (First Fundamental Resonance)超越20kHZ,而振膜的阻尼值更高達36dB,令諧震峰值 (Resonance Peak) 超越人耳可聽的範圍而亳無劣化音質的傾向,令振膜物料本身的渲染失真減至而低不可聞的地步 ; 廠方甚至聲言C系列的喇叭若己是兼備高分析力 (High Resolution) 及自然音色 (Naturalness),那嶄新的D系列喇叭就是更上亠層樓的極品,渲染更低,音樂性更強,難怪D-2的賣價承惠定價30萬港元。



試聼組合:
Accustic Arts CDP2 MKII
Accustic Arts DAC2 MKII
Burmester 032 合併機
Graaf GM50B MKII 膽合併機
Analysis Plus Ultimate Oval 電源線 (CD轉盤+解碼)
Burmester 跟機電源線 (膽合併機)
Atlas Cable Ascent XLR訊號線 (CD解碼→膽合併機)
Audio Note SPX 純銀喇叭線


舒服無縫中高音  飽滿多變的低音



記憶中C2.1喇叭的低音量感及質感,確實遠超二個中低音單元直徑 (6.5) 所能想像的,更直逼本刊大房沿用三年半的參考喇叭 Wilson Audio Sasha W/P,不得不令一向對歐洲喇叭低頻表現有所保留的筆者,大感意外及震驚,因為C2.1的速度實在驚人,雖然低音飽滿而寬鬆,但反應快速,線條感恰到好處,不浮腫,不瘦弱,令筆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次實試2路半的改良版D-2,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永遠不插耳的鋁帶高音單元,「柔順」從來都不是一個適合形容Ribbon鋁帶單元表演的形容詞,但從D-2身上發出的中高頻確是無縫銜接兼柔順無比,悅耳動聽,不似某些鋁帶屏風喇叭般帶來銳利的分析力,但中高頻稍感「硬聲」及「刮耳」,是謂鋁片聲!!!

再聽一些古典音樂唱片,更能顯露出Raidho D-2「斯文」的本質,播放由女小提琴家Hilary Hahn拉奏巴哈的無伴奏組曲內的「夏康」舞曲 (BWV1004),巴哈變化多端的對位及平衡行進的旋律線,D-2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便能逐一呈現對位、音色織體的變化及獨特的線條美感,中高頻能量感充足而不過載,韻律的躍動感強烈,伸延充足,閃爍著弓弦摩擦出來的光輝,像極了一道耀眼悅目的銀光,聲音開揚,堂音自然,殘響的反射性特強,証明這片CD確是不可多得的靚錄音,但被人遺忘了,惜矣!



Raidho D-2另一特色是自家的簽名式聲底,比起C2.1時期的更低,能公正無私,不偏不倚地分辨出石機Burmester 032 (每聲道輸岀120)及膽機 GRAAF GM50 MKII (每聲道輸出50) )兩種聲音的分野,前者凝聚明確,低音結實澎湃;後者從容悅耳,好味兼有高度音樂性,筆者最後選擇以 GRAFF GM50 MKII作功放。更誇張的是煮酒過程中,幾位主筆先後換了2條訊號線,2條電源線及3條同一品牌的喇叭線,但都能被Raidho D-2如照妖鏡般逐一表露無遺。

播放 Dire Straits 2 張不同時期的精選碟, 1999年的美版較為火爆,但旋律節奏感略遜 ; 2006年的EU Private Investigation 卻更有彈跳力,結他聲更清脆悅耳,而且畫面更加通透,Mark Knopfler的人聲更加玲瓏浮突,鼓聲 impact感更有力水,再看小冊子,噢原來是由著名製版大師 Bob Ludwig mastering,難怪如斯靚聲啦!!!

瞬變又快又純

真正優質的靚聲喇叭多數重視幾方面的音響性表現,例如寬闊的頻率響應,正確的相位,頂級的動態反差及瞬變分析力,但正所謂設計都有優先次序,不同喇叭的品牌設計師都有不同的取向及優先次序,例如粗口喇叭 Thiel重視相位及三頻重播的時差正確性,MAGICO追求低音染及平直如間尺般的頻率曲線, Wilson Audio則較重視動態反差及瞬變的分析力,由於設計的優先主次有別,所以亦直接或間接影響成品的聲音表現及塑造品牌的個性。

Raidho D-2播放一些瞬變特別要求高的音樂,筆者發覺D-2的表現特別佔優,例如播放一些巴洛克時期的 HIP古樂,或是傳統的俄羅斯撥弦樂器例如巴卡拉基琴 (Balkalakia) 及多姆琴 (Dorma)Decca 以往曾有一個己湮沒的古樂品牌 ,曾有一張精選合輯名叫 The Original Sound,內裏的音樂均以彷古樂器及本真的演奏方式,演奏文藝復興時期 (Renaissance Period) 及巴洛克時期的作品,由於本真歷史演奏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 , HIP) 強調直接而純正‧的演奏效果,少揉音 (Vibrato) 少造作,較強調快速而刺激的演奏效果,所以對於考驗器材的瞬變反應,確是極有挑戰性!!! 


今次特以經典發燒 Mercury Living Presence 系列的一張 Balkalakia Favourites ,由俄羅斯奧斯波夫 (Osipov) 民俗樂團,以傳統的巴卡拉基琴 (Balkalakia) 及三角形的多姆琴 (Dorma) ,演奏俄羅斯傳統民歌例如莫斯科近郊的晚上及大黃峰的飛行 (The Flight of Bumble Bee) Raidho D-2的聲音生猛活潑,撥拉彈等手指動作形神俱備,快上快落的從容不迫,大場面的群奏及齊奏可謂有條不紊,條理分明、令人明白D-2的設計師確是重視瞬變的反應 ; 再以 The Original Sound試音,筆者發現古樂的演奏亦難不倒 Raidho D-2、不論是悠揚悅耳的巴哈小步舞曲,浦賽爾 (Purcell) Rondeau,又或者是海頓的「神曲」創世紀 The God keeps Telling大合唱段,Raidho D-2可謂輕舟己過萬重山,重視閃電般的瞬變可謂易如反掌,音質純淨無垢,3D感強烈,向後伸延的音樂廳感覺濃洌,定位結像精準,是一團團的氣音包圍著的body感,而非一粒粒但乞人憎的針點式結像。

悠揚悅耳的音樂性

改播 Evgegny Svetlanov指揮 Tchaikovsky Serenade的第2樂章 ValseRaidho D-2亦不改一貫美聲的傾向,弦樂的群奏起伏變化大,弓法及造句均有玲瓏有致的重播,樂韻悠揚,旋律跌宕優美,織體濃密依凋,低音弦樂部 (大提琴、中提琴及倍低音提琴) 不會膨脤蓬鬆,而是涇渭分明的實淨感,Raidho D-2能精確重現內聲部 (Inner Voice) 及顫音 (Tremalandos)的微弱變化,令人耳不瑕給!!!

再播 Tchaikovsky第一鋼琴協奏曲,由Denis Matsuev彈奏,鋼琴的台型宏偉厚碩,琴腔共鳴的振動感強烈而不過載,Body形體感強烈,但此碟強烈的音量電平亦嚗露了 Raidho D-2較多「箱聲」的傾向,所以筆者強烈建議D-2的用家務必使用個性較為通清快聲的後級功放,特別是阻尼糸數較高的品牌 (例如 CHORDHEGELSoulution),或者是幾款靚聲D類功放 (Flying ModeApril MusicNuForce) ,加強控制2顆中低音單元的運動,適當調整擺位,亦可減低略為過盛厚重的中低頻 ( 120hz – 300hz等敏感的頻段)


最後播放 The CorrsUnplugged」,Raidho D-2Corrs靚女主音的甜美嗓音唯美展現,尼龍結他彈力十足,愛爾蘭短笛嘹亮而飄逸,手搖鼓有 impact,位於中央的鼓聲厚實有肉,人聲有血有肉,Celtic音樂的神髓可謂傳神到極,說D-2是一對兼容高分析力及人性化的四星級喇叭,一點也不過份。